全國各地明日迎戰高考 場外安防不放松
今天,全國各地迎來高考。今年被稱為“史上最嚴高考年”,不但對高考違紀行為,將予以刑事處分,各地也都加強了對高考公正嚴格性,人臉、指紋等身份驗方式,視頻監控、檢測儀等設備也都紛紛上陣,把控考場安全。而在場外,為給考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考試環境,各部門也在積極配合,守護高考場外環境!
全國明日各地迎戰高考 場外安防不放松
交通安全——保持道路通暢、清除亂停車輛
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,考生出行安全為順利考試基礎。為切實加強高考期間道路交通安全維護工作,交警部門也開始早部署、早安排,積極采取多項措施,提前筑牢高考交通安全防護網,全力打造“安全、暢通、和諧”的高考道路通行環境和“寧靜、溫馨、有序”的高考交通秩序,努力為廣大考生營造良好的應考環境。此外,對考點周邊亂停車進行集中整治,各區交通支隊將對考點周邊的亂停車進行集中整治,前期,各支隊已經在轄區摸排情況,對長期違法停放在路側的車輛貼了清挪告知單,如果還沒有按照限期清挪將被處罰,嚴重影響道路通行的車輛將被依法清拖。
食藥品安全——監控檢查從源頭做起
“民以食為天”,保障食品安全,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。高考期間,考生及老師食物安全更加受重視,邯鄲市日前印發相關方案,要求扎實開展執法檢查,消除安全隱患,保證中高考期間餐飲食品安全。
據市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各級食藥監管理部門提前介入,全程監控,開展考前監督,加強協調配合,強化應急值守。中高考前,對食宿點、考點學校食堂及周邊餐飲單位,開展專項執法檢查,重點檢查經營資質、食品原料購進渠道、加工環境、食品添加劑管理、食品留樣、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等,審查就餐食譜,全面排查隱患,督促整改到位。成立駐點保障組和流動巡回檢查組,對中高考食宿點的食品加工過程實施全程監督。加強學校周邊餐飲單位的執法檢查,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經營行為。相關單位強化應急值守,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準備。
而隨著我國食品安全領域信息化建設的加開,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加強了信息監控,對食品加工生產過程進行全程監督,建立全國統一的食品安全溯源信息平臺,讓食物信息有據可查,在食品安全領域推廣應用物聯網、云計算、移動互聯網、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。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規律,對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風險進行及時預警。
應急防范——做好預警與應急準備
除交通與食品安全,教育部要求各地要認真落實《國家教育考試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》要求,全力做好對可能出現的地震、暴雨、洪水及其次生災害和疫病的應急防范工作。6月是高考季同時也是我國雷雨大發季節,做好地質災害預警與應急救援工作也成各地消防、公安部門需要備戰的主要任務。
靜音降噪——調整施工工序甚至暫停施工
場外除了安全,為給考生營造良好考試環境,部分地區針對高考期間生產施工進行積極有效降噪措施。部分地區還制定了嚴格的降噪防控措施,在施工現場配備噪聲測試儀,由各工區施工現場專職安全環保員對施工現場噪聲進行嚴格監控,當噪音超過標準時立即停工。同時,在中高考期間,加強人為噪音的管理,杜絕大聲喧嘩,增強全體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防噪聲的自覺意識。
南京市自2013年起,分步實施聲環境功能區噪聲自動監測網絡建設,截至2016年5月,已完成全部28個噪聲自動監測點的建設,也就是說南京的噪音監測進入到“電子耳”時代。相比傳統的手持儀器操作噪聲監測設備,電子監測噪音設備將所有前端自動監測設備數據實時上傳、存儲、集中管理,建設的功能區噪聲自動監測(監控)網絡具有錄音功能,同時通過專業軟件對記錄的噪聲事件進行頻譜分析,增強了噪聲源的監管針對性。